七月十四日,澳門筆會於“第二十七屆澳門書市嘉年華”展場舉辦“白衣筆俠十載文旅情”講座,由鏡湖醫院心臟內科醫生、澳門筆會會員譚健鍬主講,分享在高強度的醫療工作外,多年來文學創作的心得。

醫生作家:人文關懷終身學習

講座昨日下午兩時於澳門理工大學體育館舉行,澳門筆會會長湯梅笑等出席,並由作者太皮主持。譚健鍬是《澳門日報》新園地專欄作者,其作品散見於澳門各媒體,曾多次榮獲文學獎項,著有《爐石塘的日與夜》《病榻上的龍》《史料未及的奪命內幕》《歷史課聽不到的奇聞》《疫警時空》等。

餘暇深造文學

譚健鍬表示,不論醫生、作者或任何專業,都要重視人文關懷及終身學習,尤其在澳門從醫接觸的案例較有限,需要到不同地方進修,提升自我。寫作也一樣,非曾獲獎、作品在報章刊出便不用學習,其有空餘時間便會閱讀最新的優秀作品及修讀課程,加深了解文學。也要堅持創作及有產出,推動在文學路上有進步。

對於小說及散文創作的分別,譚健鍬指其所寫的散文多是有感而發,非一步一步規劃創作,靈感會自然湧出。作者要內心豐富,才可創作出受讀者認可的作品。他對外界事物較敏感、善於觀察,雖不擅長華麗語言,但在真實基礎上自然流露出樸素的情感,更能打動別人。小說題材則部分來源於生活,多會把事件雛形進行“移植”,容許作者有充分想像空間把不同情節有機結合,進行趣味創作,各具特色。